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明年開始,“以房養老”試點工作將啟動,具體措施有望于明年一季度出臺。昨天,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里獲悉的?!兑庖姟访鞔_要求,各地新建城區和居民區,養老服務設施要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建設,老舊小區也要在限期內達標。對于養老機構利用率低等尷尬問題,今后,公辦養老機構將逐步轉為企業或民營,改制試點方案年內出臺。
建設
養老服務設施面積人均不得少于0.1㎡
《意見》提出,各地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必須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同時,養老服務設施要與社區服務(服務站)及社區衛生、文化、體育等設施的功能銜接,各類具有為老年人服務功能的設施都要向老年人開放。
據了解,新建小區均須按標準建養老服務設施,其實早有相關規定,但一直未被落實,一些小區建成的養老服務設施也沒有派上用場,被用于其他方面。
《意見》明確,今后,凡是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都要按上述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并與住宅同步規劃、建設、驗收及交付使用。
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也要在限期內達到上述要求,可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開辟養老服務設施。這些養老服務設施建成后,不得挪作他用。
改制
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將轉為企業或民營
《意見》提出,將開展公辦養老機構改制試點,有條件的地方可把專門面向社會提供經營性服務的公辦養老機構轉制成為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床位應逐步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管理運營,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委托管理等方式,運營公有產權的養老服務設施。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介紹,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應該優先保障經濟困難、孤寡、失能、高齡等老人的服務需求,因此政府的投資主要是托底功能。今后,公辦養老機構將不再配置編制、資金等,轉制為企業或是民營。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4萬多家養老機構,其中72%是公辦機構。“公辦養老機構負責托底,但并不意味著公辦就要公營。讓社會力量加入進來,使公辦養老機構更好地發揮作用。”詹成付說,新建的公辦機構也要交給民間來運營。
詹成付表示,民政部將在年底前制定試點的相關文件。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建養老設施因建設的成本高,民間力量很難負擔,所以可由或地方政府支持建設,但建成后,要交給民間機構管理。
扶持
養老機構相關稅費今后將全免或減半
《意見》明確,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要免征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則要減半征收,對養老機構提供養老服務的也要適當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
“今后要進一步降低門檻,讓民間資本更容易進入養老行業。”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對于養老機構建設都會征收行政事業性收費,這些收費總的數目雖然不大,但名目很多。今后,這些費用都要進行減免。
《意見》還提出,各地要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并可將閑置的公益性用地調整為養老服務用地。
同時,養老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都會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支持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將制定和完善。
詹成付表示,民政部和國土部等部門還將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嚴防以興辦養老機構之名,行建設房地產之實。
關注
明年一季度出臺試點方案
《意見》提出,將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以房養老”以試點形式寫進《意見》中,對于老年人、對于保險公司都是利好消息,如果試點成功的話,對于解決老年人的養老資金問題、盤活已有房屋資源、擴大保險公司業務都有積極意義。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表示,關于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等問題,將由保監會牽頭,會同民政部等部門,預計將在明年一季度出臺試點的具體措施。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